未得之民


未得之民

10/40 窗的坚固营垒

 

未得之民

肯亚沿岸的阿拉伯人
东非和西非一样,是一个文化及思想极多样化的地区,东非有40%的回教徒,40%的基督徒及20%泛灵信仰者。
1. 沿海的阿拉伯人
沿海的阿拉伯人指住在坦尚尼亚和肯亚海岸,以及三兰港等城市阿拉伯人。多数人坐在乡村,主要从事农业渔业。
沿海的阿拉伯人都信仰回教,接受回教的五功:一天祷告五次,宣誓阿拉是神,穆罕默得是先知。遵守传统的斋戒,周济穷人,以及到麦加朝圣。每当有小婴孩出生。大人就会在婴儿的耳朵轻念〔阿拉〕,这是他最早听到的话。
目前一些宣教团体以他们为目标,但是因为他们虔诚信回教,几乎没有人改信基督教。
祷告:有非洲的信徒愿意向这群未曾听过福音的邻居传福音。
沿海阿拉柏回教徒能在梦境和异象中得基督的启示。
圣灵恩膏以沿海的阿拉伯人为对象的宣教工作。

2. 肯亚的波卡特。
十七万波卡特人对自己丰富的民族性,外观及社交,都自以为傲。他们是东非族群中,最没有受到现代化影响的人。波卡特人有半数务农,他们住在雨水充足的高山区,另外一半则住在乾旱的平原放牧。
波卡特人极怕疾病及死亡。由于受到泛灵信仰的观念,他们不相信有来生,他们对万物的主宰,〔多拉拉- Tororot〕,观念模糊,并藉着献祭来接近这位神。
目前他们正面临极高的孩童死亡率,和肆虐频繁的疾病问题。
祷告:为肯吃苦的宣教士能带领波卡特人信主。
为离乡求学的波卡特年轻人能寻见主。

2 厄立垂亚的纳拉人。
三万三千名的纳拉人,住在厄立垂亚西南部。纳拉是苏丹族的一支,过去受到别族的攻击,被成为奴隶。纳拉的男人通常有很多妻子,一家人住在一起。每个已婚妇女个自住在自己小屋,小屋顶是圆锥行的。用稻草覆盖,向下延伸到地下,使小屋有蜂巢的效果。纳拉人几乎都回教徒,他们在十九世纪后期,被迫信回教的。不过传统宗教的东西仍然在他们中间盛行。
祷告:求主软化的心,使他们愿意接受福音。
使纳拉人有机会接触基督教的广播节目,福音单张和耶稣传的影片。

3. 坦尚尼亚,扎拉莫人。
扎拉莫人是班图族的一支,散布在坦尚尼亚前首都,三兰港周围。十九世纪后期,札拉莫人成为著名的商人,从事象牙、盐、和犀牛皮买卖。并且贩卖奴隶。
扎拉莫人的婚姻是母系为主,通常是一妻多夫。离婚是他们社会上很常见的,女孩的出身是一件大事,因为她可以确保家族的姓氏继续传承下去。
扎拉莫人虽然坚守可拉经的教导,遵守基本的回教规条。许多人仍然把回教信仰和民间的传统宗教混淆在一起。目前只有两个宣教团体,向扎拉莫人传福音。
祷告:派工人到坦尚尼亚,向扎拉莫人传福音。
使扎拉莫人有机会接触基督教的广播节目,福音单张和耶稣传的影片。

4. 东非的斯瓦希里人。
斯瓦希里这个名字字面上的意识就〔海岸〕。它代表有共同文化 (斯瓦希里文化),共同语言((斯瓦希里语),共同宗教(回教)的几个族群。他们是有几种不同种族。组成。包括:库斯特族的牧羊人、刚国北部的班图人,来自波斯弯的族群。以及后来才到的印尼,北印度和葡萄牙的商人,他们促成了今日的斯瓦希里文化。斯瓦希里人多数是回教徒,因此的回教仪式在他们日常生活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不过大部分的小孩都不去具有宗教色彩的学校上课,他们接受西方式的教育。目前虽然有基督教资询,不过基督徒的数量很少,亟需工人向他们传福音。
祷告:求神兴起基督徒的商人,敢大胆向斯瓦希里人传福音。
求神软化斯瓦希里人的传统回教文化,使基督的福音可以自由传播。

 

 

10/40 窗的坚固营垒

福音未得的群体,在全世界有一万二千个,有二十六亿人,我们可以从地图上来看,大多数的群体,恰好集中在赤道以北,即北纬十至四十多,横跨西非、中东、中亚、中南半岛的窗形区域。我们为何要为〔10/40之窗〕代祷呢?因为人类最初从巴别塔向四方迁徒以来,这一个地带的黑暗权势最为密集。巴比伦、埃及、以弗所这些远古的根源,从来不曾连根拔起过。他们种下的余孽,至仍不断的肆虐神原先的设计与计画。这个地区天天都在吸引,魔鬼权势的注意力。因此〔10/40之窗〕乃是关心宣教的代祷者关键焦点。
这个地区有六十二个国家,其中五十五个是福音未得之地。这里也是异教心脏地带,世界四大宗教:回教(八亿六千五百万人)、印度教(五亿四千六百万人) 、佛教(二亿一千一百万人) 、华人宗教(十亿人)的阵营都集中在此。这里也是贫穷落后,长期贫挨饿的地方。穷人占了全球百分之八十。还有坚固营垒所指的是看不见的思想权柄结构,是透过魔鬼的影响,与人类的自由意志一起建构起来的。从这个观念来说,它是魔鬼所操纵的地方。具备攻击与防御的双重特性:敌档光,并输出黑暗。基督徒在祷告上应特别针对这两点来破除。

请不住为〔未得之民〕祷告。这个称为是全世界最需要福音,也是基督徒集中火力传福音地方。滴水可以穿石,相信不断的为〔10/40之窗〕祷告,可以打通一条蒙福的管道。每个族群就像埋有保障的田地,而那保障就是神对该族群的独特救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