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坦族

巴坦族(Pathans),或他们自称是普克塔拉(Pukhtara)人,55%是阿富汗人和13%是巴基斯坦人。

在巴基斯坦他们多居住在西北边界的省份。总共约有1千1百万的巴坦人。过去他们抵挡了亚历山大大帝,蒙古人,俄国及英国的侵略,使他们赢得了骄傲,独立战士的美名。

所有巴坦人都说普塞托语(Pushto),是由三种主要语言和许多地方方言组成的。

巴坦人有他们自己的道德标准,称为普克得瓦力(Pukhtuwali),人人必须遵行。这套标准,由他们的长老或哲歌(jirga)来解释,通常与回教律法相冲突。普克得瓦力有三个主要部分:

·报复:通常是为了金钱,女人或土地的争执。报复是必需的,有时甚至延及到好多代的子孙。通常都会有流血事件发生或到法庭上有官司纠纷。

·好客款待:饮食和住宿供应所有的人,有时款待的程度令人惊叹不已。许多主人是为了个人的声望而作,而不是因客人的舒适。若是一个人的敌人来住宿休息,款待会取代报复。

·避难所——是让那些犯罪而逃脱法律责任的人的避难所在。

巴坦人大多是农民,但在二十世纪大部分人由游牧民族改变成定居的生活方式。近年来又一些人到都市中谋生。在克拉奇(Karachi)就有两百万巴坦人。

巴坦的女人基本的教育已逐渐被接纳,但她们都在家中过着简单的生活。除了近亲的男人,她们与其他的男人隔离不有所接触。她们出外身上至少都用一件围巾遮住,并且将脸用burkha全遮住只留一个小缝。婚姻多由女方家长来决定。

巴坦人说“做一名巴坦人就一定是一名回教徒。”是不能有例外的。人人都遵守桑尼(Sunni)回教的保守派的宗教礼仪。大多的人用阿拉伯文读可兰经,经常祈祷并守回教斋月的禁食。

基督徒在巴坦人中的工作可追溯至威廉凯瑞(William Carey)的宣教,在1818年出版的普家托(Pushto)新约圣经。1890年有新翻译的新旧约圣经。1990年又有修正版的新约。

许多的宣教士都曾尝试对巴坦人传讲耶稣的福音但效果很小且有许多伤亡。目前只有少数几位在巴坦人中。巴坦人很反对福音,对福音一点兴趣都没有。他们对基督教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